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伪狂犬病(PR)是由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疱疹病毒Ⅰ型伪狂犬病病毒( 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奇痒、神经症状和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PRV呈球形或椭圆形,未成熟病毒粒子多呈中空状,部分呈致密核芯状,病毒粒子的直径为90~150 nm,成熟的病毒粒子主要由核心、衣壳和囊膜组成,直径为140 ~ 210 nm.猪是PRV的主要宿主,也是该病毒的贮存者和传染源[1].猪感染PRV后,以神经症状为特点的2周龄内仔猪大批量发病、死亡,以母猪繁殖障碍为特点的怀孕母猪流产和产死胎、木乃伊胎或者弱胎.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猪场伪狂犬病的感染率很高[2-4],同时有关伪狂犬病的报道也逐年增加.2007年,吉林省公主岭市某养猪场饲养的3窝仔猪从出生后20日龄开始发病,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后肢麻痹呈游泳状等神经症状,经抗生素治疗无效,发病第2天开始陆续死亡.为了查明该病的病因,试验对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现报道如下.
推荐文章
广西猪伪狂犬病病毒GXA株的分离鉴定
伪狂犬病病毒
分离鉴定
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
猪伪狂犬病病毒
分离
鉴定
BHK-21
猪伪狂犬病病毒HB-11株的分离鉴定及gC基因的分析
猪伪狂犬病病毒
分离
鉴定
gC基因
猪伪狂犬病病毒FZ株的分离鉴定及gD基因序列分析
猪伪狂犬病毒
分离鉴定
FZ株
gD基因
序列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猪伪狂犬病病毒JL株的分离、鉴定
来源期刊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兽医科技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115,封3
页数 3页 分类号 S852.65+9.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月刊
1004-7034
23-1205/S
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平路243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147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4366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