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通过对《内经》相关章节的复习,重新认识了络脉及其气血的循行规律.首先,认为孙脉是从经脉别出的,别出点为经脉上的气穴,孙脉散布并参与肌肤筋骨的组成,其气血渗灌营养肌肤筋骨,孙脉收集肌肤筋骨的表阳之气后汇入络脉,汇入点是十五络脉上的气穴.十四经脉和十五络脉各有孙脉出入的三百六十五气穴,为气的门户,可能是所谓的气口.气口的开合和孙络的开闭调节经脉内气血的分布.孙脉横行,分布具有节段性,每一孙络从节的相交处渗灌营养相邻节段.其次,认为脏腑之络也是从经脉别出的,脏腑之络参与脏腑的组成,收集脏腑产生的气血津液后汇入大络,转注入经脉,再由孙络将其气血津液送达肌肤筋骨,濡养周身.再者,认为十五络脉从络穴别出后大部分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向四肢末端分布,在附近别入它经,阴经别走阳经,阳经别走阴经,起沟通阴阳经脉的作用;另一部分行程较长并与本经伴行,走向头、胸、腹等部位汇入经脉,这部分络脉可称为大络或主络.十五络脉络收集孙络气血,大络与经脉均是运行气血的主干.最后,经络中的气血由五谷生化而成,营卫气血相随,而且可互相转化,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是经络中气血的循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