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通络法配合口针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D - IBS患者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40例口服自拟健脾化浊通络方;针刺组40例给予口针疗法;针药组45例给予口服自拟健脾化浊通络方配合口针疗法;对照组40例口服丽珠肠乐.4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复发情况.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针药组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复发次数及复发率与其余3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浊通络法配合口针疗法治疗D - IBS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明显降低患者复发率及复发次数.
推荐文章
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9例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疏肝健脾法
匹维溴铵
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疏肝健脾法
胃肠激素
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随机对照临床研究Meta分析
疏肝健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调肝益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6例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治疗
调肝益脾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健脾化浊通络法配合口针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中医疗法 针灸疗法 健脾化浊通络法 口针疗法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传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22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41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中医疗法
针灸疗法
健脾化浊通络法
口针疗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中医药学刊
月刊
1673-7717
21-1546/R
大16开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8-182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99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558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