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现代生命科学已确证真菌独立成为真菌界,又以其为主出现了“菌物”(fungi)的概念和名词.因此,以往归属于中药“植物药”内的“真菌类中药”应冠名为“菌物药”,仍归属于中药,这将有助于对其所研发的新药进行合理定位.菌物药具有“药用真菌”和“真菌药物”二类药用方式,前者以真菌自身组织入药(如灵芝、茯苓等),后者是中药所独创也是唯一的一类生物制药工艺(如古代中药神曲和现代槐耳菌质).新创立的基于药性基质的“双向固体发酵”工程取得了良好进展,如具抗病毒作用的“槐芪菌质”及对雷公藤进行解毒持效的“灵雷菌质”等;利用中药药渣作为药性基质,进行中药二次开发并涉及环境保护等研究已引起业内各方的高度重视,对此取得的新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推荐文章
菌物与药物(中药新领域-菌物药)
菌物
药物
多型性
药用真菌
真菌药物
菌物药
中药渣栽培食(药)用真菌研究的概述
中药渣
栽培
食(药)用菌
要点
数据校验在中药自动发药系统中的应用
中药配方颗粒自动发药系统
差错控制
循环冗余检验
混合纠错
中药补益药在家庭保健中的应用
家庭保健
中药补益药
老年保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药内的菌物药
来源期刊 中草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菌物药 药用真菌 发酵组合 固体发酵 真菌药物 基质 菌质 中药二次开发
年,卷(期) 2012,(8) 所属期刊栏目 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57-1461
页数 分类号 R28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小梅 66 799 17.0 26.0
2 陈建伟 287 2248 23.0 31.0
3 马琳 75 551 11.0 21.0
4 庄毅 10 276 8.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5)
共引文献  (192)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15)
二级引证文献  (39)
19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菌物药
药用真菌
发酵组合
固体发酵
真菌药物
基质
菌质
中药二次开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草药
半月刊
0253-2670
12-1108/R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6-77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898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2246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