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岩土力学       
摘要:
反倾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一直以来都是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难点,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极限平衡分析方法仍然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相对比较成熟的一种方法.在Adhikary和Dyshin悬臂梁弯曲极限平衡分析模型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推导,对其折裂面形式、层间凝聚力的影响和各层岩体重度等方面问题进行了修正,得到了改进的悬臂梁极限平衡模型,提出了以各层位剩余不平衡力作为分析反倾边坡稳定性标准的新方法,并对边坡稳定性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和规律更符合工程实际,对该类边坡的设计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反倾层状岩质边坡悬臂梁极限平衡模型研究
反倾层状岩质边坡
悬臂梁极限平衡模型
破坏面
变形破坏特征
反倾层状岩质边坡悬臂梁极限平衡模型研究
反倾层状岩质边坡
悬臂梁极限平衡模型
破坏面
变形破坏特征
反倾等厚层状岩质边坡倾倒破坏折断深度计算
反倾层状岩质边坡
倾倒破坏
叠合悬臂梁
折断深度
离散单元法
岩质反倾边坡复合倾倒破坏分析
岩质反倾边坡
横向节理
边坡稳定性
数值模拟
分析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反倾岩质边坡悬臂梁极限平衡模型的改进
来源期刊 岩土力学 学科
关键词 反倾岩质边坡 极限平衡法 影响因素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岩土工程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7-584
页数 分类号 TU45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598.2012.02.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从新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87 2952 30.0 53.0
2 刘泉声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12 4630 41.0 64.0
6 卢海峰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5 122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2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87)
二级引证文献  (189)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7)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31)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6(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7(3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8(55)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9(55)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20(2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反倾岩质边坡
极限平衡法
影响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力学
月刊
1000-7598
42-1199/O3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4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506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