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伤寒论》58条的“阴阳自和”,过去一般解释为“阴平阳秘”,是从病机的角度理解,但细考《伤寒论》多条论述“自和”的原文,所表达的均是“脉证”是否相符,而“阴阳自和”更专指寸尺部位的脉象是否阴阳脉相等同,以判断疾病是否向愈.以诊察脉象的角度理解“阴阳自和”,对于临床判断疾病预后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阴阳学说在《伤寒论》辨证中的运用
阴阳学说
伤寒论
辨证
浅议《伤寒论》阴阳观
《伤寒论》
阴阳
脉象
症(证)候
《伤寒论》脾胃病证治探要
伤寒论
脾胃病
痞满
便秘
呕吐
下利
腹痛
《伤寒论》治则治法研究
《伤寒论》
治则
治法
祛邪八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伤寒论》58条“阴阳自和”之意
来源期刊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伤寒论 阴阳自和 辨脉法 自愈 脉象 张仲景
年,卷(期) 2012,(1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81-128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21
字数 168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宇铭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 4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伤寒论
阴阳自和
辨脉法
自愈
脉象
张仲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5-5509
33-1349/R
大16开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32-14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2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976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