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工厂循环冷却水水池中采集水样,利用最大可能计数法(MPN法)研究三种杀菌剂HL-501(二氧化氯)、HL-502(氯锭)、HL-507(活性溴)的不同浓度、不同杀菌时间对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的杀菌效果的影响,并对它们的杀菌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其他两种杀菌剂相比,HL-507是最有效的杀菌剂;当杀菌剂浓度为40 mg/L、杀菌1 h时,HL-507对SRB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
推荐文章
硫酸盐还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
江汉油田
硫酸盐还原菌
杀菌剂
敏感性
硫酸盐还原菌的变异及其对杀菌剂敏感性的研究
硫酸盐还原菌
油田废水
杀菌剂
采油废水中硫酸盐还原菌Fe(Ⅵ)杀灭试验
采油废水
硫酸盐还原菌(SRB)
Fe(Ⅵ)
灭菌
水处理
塔中油田硫酸盐还原菌恶性繁殖机理分析
硫酸盐还原菌
繁殖机理
危害
防治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种杀菌剂杀灭硫酸盐还原菌的研究
来源期刊 广州化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杀菌剂 活性溴 氯锭 二氧化氯
年,卷(期) 2012,(21)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实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7
页数 3页 分类号 S482.2
字数 189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雄伟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绿色化工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2 65 5.0 8.0
2 李卫朋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绿色化工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1 1.0 1.0
3 苏腾甲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绿色化工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 10 2.0 3.0
4 徐智鹏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绿色化工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5 2.0 2.0
5 邢彦君 2 1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5)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6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硫酸盐还原菌
杀菌剂
活性溴
氯锭
二氧化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化工
半月刊
1001-9677
44-1228/TQ
大16开
广州市石井石潭路潭村桥东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355
总下载数(次)
68
总被引数(次)
564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