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n- 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 - BNP)在预测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102例,根据超声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和冠状动脉无病变组,对其年龄、发热天数、血白细胞计数、白蛋白、ESR、CRP、谷丙转氨酶及血清NT-BNP水平等资料进行比较,并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102例川崎病患儿合并冠脉扩张者25例(24.5%),无扩张者77例(75.5%).两组患儿间年龄、发热时间、血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及NT-BN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T-BNP水平有较高诊断价值,其次为发热时间,而年龄、血清白蛋白及谷丙转氨酶水平诊断的准确性较差.结论 川崎病患儿血清NT-BNP在预测川崎病冠脉扩张中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当血清NT-BNP水平<827pg/ml时,出现冠脉损害的可能性较小(阴性预测值0.93).
推荐文章
血清PA、NT-proBNP与25-(OH)D_3水平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风险的预测价值
前白蛋白
N端脑肽前体
维生素D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风险预测
超声心动图探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
超声心动描记术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超声心动图观察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
彩色多普勒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预测价值的研究
来源期刊 医学研究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NT-BNP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发热时间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6-168
页数 分类号 R725.4
字数 20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48X.2012.04.05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阮妙华 3 2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10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9(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NT-BNP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发热时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研究杂志
月刊
1673-548X
11-5453/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2-590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35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