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人类历史跨人新世纪,文化遗产倍受珍视。由保护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构成锐不可挡的世界文化潮流。中国于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2005年开始强劲实施保护“非遗”的宏伟文化工程,设立了“文化遗产日”,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从2008年起评审通过国家名录“非遗”代表作1218项,建构了从地方到国家的三级名录体系,以及科学保护工作制度,在全社会初步形成珍爱“非遗”的共识。
推荐文章
"文化强国"视角下非遗"活态传承"的透视与反思
文化强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传承
策略
非遗品牌创新推广研究
非遗
品牌
推广创新
烟台手工棒槌花边传承困境及其活态保护再造
烟台手工棒槌花边
传承困境
活态保护
再造思考
转型发展
保护非遗,需再造其当下生存自环境
文化土壤
传播
时代语境
自环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珍爱“非遗” 加强“活态保护”
来源期刊 武汉宣传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活态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日 2008年 人类历史 文化潮流 国际公约 文化工程
年,卷(期) 2012,(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7
页数 1页 分类号 G1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守华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117 417 10.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活态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日
2008年
人类历史
文化潮流
国际公约
文化工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宣传
月刊
1671-5020
42-1061/D
湖北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公园路42号
38-362
出版文献量(篇)
6229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