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和菘蓝(Isatis tinctoria)叶片为材料提取原生质体,采用PEG-高钙高pH法融合亲本原生质体,采用固液双层培养法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研究适宜原生质体分离的酶种类及浓度,并考察了激素种类和用量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5 mg/L纤维素酶+3 mg/L离析酶适合甘蓝型油菜和菘蓝的酶解.各培养基中适宜的激素浓度分别为,诱导培养基PellB 1.0 mg/L6-BA+1.0 mg/L NAA+0.25 mg/L 2,4-D;增殖培养基PellC 2.0 mg/L 6-BA+0.1 mg/L NAA+0.1 mg/L2,4-D;分化培养基PellE 2.0 mg/L 6-BA +0.1 mg/L NAA+0.02 mg/L 2,4-D.获得了15株再生植株,杂种幼苗叶片均呈深绿色,叶表面覆有厚的蜡质,叶片肥厚,植株在成熟期时株高比甘蓝型油菜矮,开花较晚,雄蕊发育不完全,杂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8~66.
推荐文章
甘蓝型油菜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甘蓝型油菜
原生质体培养
培养基
植株再生
播娘蒿与甘蓝型油菜的原生质体融合与植株再生
播娘蒿
双低油菜
属间体细胞杂交
融合条件
甘蓝型油菜与播娘蒿原生质体融合杂种后代的遗传
甘蓝型油菜
播娘蒿
融合杂种
染色体行为
简单序列重复(SSR)
甘蓝型油菜子叶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甘蓝型油菜
子叶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培养
植株再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蓝型油菜与菘蓝原生质体融合及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
来源期刊 湖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菘蓝(Isatis tinctoria) 原生质体融合 植株再生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64-2368
页数 分类号 S565.4
字数 44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39-8114.2012.11.06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再云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14 182 6.0 13.0
2 杜雪竹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8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菘蓝(Isatis tinctoria)
原生质体融合
植株再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北农业科学
半月刊
0439-8114
42-1255/S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南湖瑶苑2号
38-21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680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8410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