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四川茂县宗渠堰塞坝为原型,以几何相似比1∶100进行堰塞坝漫顶溃决模型试验.通过模型试验揭示了堰塞坝漫顶溃决的动力学过程,即下游坡面侵蚀、冲沟侵蚀、陡坎稳定侵蚀、陡坎加速侵蚀、陡坎减速侵蚀和常态化过程6个阶段.通过对比试验,揭示了坝体密度和级配特征对溃决速率以及溃口形式的影响机制,即坝体密度通过颗粒间剪切作用于溃决过程,密度更大的坝体溃决更慢,形成中轴线处窄浅的“矩形”溃口;坝体级配通过孤粒起动作用于溃决过程,级配更粗的坝体溃决更慢,形成中轴线处宽浅的“倒梯形”溃口.
推荐文章
堰塞坝漫顶溃决过程与机理试验研究
堰塞坝
溃决过程
溃决机理
陡坎
堰塞坝漫顶溃决过程数值模拟及应用
堰塞坝
漫顶溃坝
数值模拟
参数敏感性分析
上游洪峰流量对堰塞坝漫顶溃决影响试验研究
堰塞坝
洪峰流量
溃坝过程
二次垮塌
水槽试验
堰塞坝漫顶溃坝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堰塞坝
漫顶溃坝过程
溃决机理
离心模型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堰塞坝漫顶溃决过程及其受组成结构的影响
来源期刊 人民长江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溃决过程 组成结构 密度 级配 堰塞坝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防洪减灾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5
页数 分类号 P315.9
字数 60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179.2012.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宁生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74 782 17.0 24.0
2 邓明枫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11 81 5.0 9.0
3 胡桂胜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1 77 5.0 7.0
4 廖世春 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6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溃决过程
组成结构
密度
级配
堰塞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长江
月刊
1001-4179
42-1202/TV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
38-22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71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554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