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川崎病(KD)的最佳疗法为IVIG联合阿司匹林口服,但仍有部分患儿对IVIG治疗无反应,且这部分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性较高,但其发生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患儿年龄较小,IVIG初治时间≤4 d,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AST及CRP水平升高、血浆清蛋白及血小板减低等是IVIG无反应型KD的危险因素.IVIG无反应型KD的治疗方案目前仍存在争议,再次IVIG治疗是目前多数学者的共识,其他治疗方法如糖皮质激素、英利昔单抗、血浆置换等也在进一步研究中.现从IVIG无反应型KD的发病率、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及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推荐文章
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疗效分析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
甲基泼尼松龙
静脉丙种球蛋白
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预防作用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丙种球蛋白
不同剂量
冠状动脉疾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诊治进展
来源期刊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川崎病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 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 治疗
年,卷(期) 2012,(2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79-168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25.4
字数 46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515X.2012.21.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忠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 127 800 14.0 23.0
2 付培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 10 100 4.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61)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6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川崎病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
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
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半月刊
2095-428X
10-1070/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601号新乡医学院《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
36-10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163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10008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