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薄瓣LASIK术后6mo内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及屈光度的变化规律.方法:使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计追踪观察158例302眼近视眼行LASIK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1d;1wk;1,3,6mo时CCT的变化,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预计激光角膜切削值、术中手术光区的大小,术后预计屈光度以及实际屈光度的改变等.结果:术前平均CCT为531.6±24.3μm.术后第1d平均CCT迅速下降,术后1wk平均CCT继续下降,1mo后角膜厚度开始增厚.术前和术后第1d CCT差值与预计激光角膜切削值呈强相关性(r=0.916,P<0.01).术后6mo和术后1d时CCT的差值,即6mo内CCT的增厚值与患者年龄、术眼屈光度和术中手术光区均呈显著负相关性(r= -0.180,P=0.026;r=-0.187,P<0.01;r=-0.171,P=0 137).术后6mo时,实测平均等效球镜与术前预期值接近(术前等效球镜预期值平均为0.34±0.30D).所有病例随访6mo,无1例发生屈光回退,6mo时裸眼视力均≥0.8,平均视力为1.3±0.2.结论:薄瓣LASIK术后CCT和屈光状态的稳定大约需要6mo时间.术后6mo内CCT增厚值与术前患者年龄、屈光度及术中手术光区大小均呈显著负相关性.术后6mo时实测平均等效球镜值与术前预期值接近.薄瓣LASIK手术治疗近视眼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和稳定性.
推荐文章
LASIK术后角膜厚度的变化及分析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厚度
薄角膜瓣对LASIK疗效的影响
近视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瓣
厚度
LASIK角膜瓣厚度与中央角膜曲率的关系
近视
平均中央角膜曲率
角膜瓣厚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薄瓣LASIK术后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分析
来源期刊 国际眼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角膜厚度 近视 非接触角膜内皮细胞计 薄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2-315
页数 分类号 R7
字数 38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2.3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强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眼科 138 590 11.0 15.0
2 邹俊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眼科 40 146 7.0 10.0
3 胡萍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眼科 32 134 7.0 10.0
4 赵明慧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眼科 7 42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61)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角膜厚度
近视
非接触角膜内皮细胞计
薄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眼科杂志
月刊
1672-5123
61-1419/R
大16开
西安友谊东路269号
52-239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355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622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