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 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10~2011年收集并上报到北京市ADR监测中心的443份有效报告,按患者的性别年龄、药物种类、用药途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43份ADR报告中,患者年龄15 ~89岁,其中0~ 20岁13例、21 ~30岁15例、31 ~40岁28例、41~50岁75例、51 ~60岁133例、61~ 70岁96例、71 ~80岁73例、>80岁10例;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353例、口服47例、其他43例;共涉及药物17类131种,其中抗肿瘤药39种171例、中药制剂13种48例、抗微生物药物15种40例、其他各类均低于10种30例;ADR临床表现共计682例次,累及的器官或系统21个,其中全身性损害234例次(34.31%)、胃肠系统损害93例次(13.64%)、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损害88例次(12.90%)、其他器官或系统损害例次所占比例均小于10.00%.结论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51 ~60岁患者ADR发生率最高,出现ADR的主要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出现ADR最多的药物是抗肿瘤药,ADR以全身性损害为主.
推荐文章
2009年至2010年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注射剂
抗感染药物
医院2014年26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合理用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9~2011年口服血脂调节药门诊用药情况分析
血脂调节药物
用药分析
用药频度
销售数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10~2011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443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来源期刊 山东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用药途径 抗肿瘤药 药物种类
年,卷(期) 2012,(3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8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51
字数 300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艳华 64 182 9.0 11.0
2 宁华 12 71 6.0 8.0
3 焦园园 13 46 4.0 6.0
4 丁曦 3 24 3.0 3.0
5 方向红 1 1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2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76)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药物不良反应
用药途径
抗肿瘤药
药物种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医药
周刊
1002-266X
37-1156/R
大16开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24-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9929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