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现代电子技术       
摘要:
利用发现的大衍数列和Golomb-Ruler的特殊性质,给出了两种准循环LDPC码的校验矩阵基矩阵的构造方法.根据校验矩阵不含长度为4的环的充要条件判断,设计的两种准循环LDPC码的环长至少为6.仿真显示,在10-5误码率条件下,这两种设计方案比传统的RS码和卷积码级联编码方案有接近2 dB的性能提升;相比于IEEE 802.16e标准给出的设计方案,基于Golomb-Ruler构造的QC-LDPC码在性能上有0.8 dB的差距,基于大衍数列构造的QC-LDPC码在性能上有0.9dB的差距;基于Golomb-Ruler构造的QC-LDPC码与基于大衍数列构造的QC-LDPC码有几乎接近的性能,前者比后者大约有0.1 dB的增益.
推荐文章
基于二维优化的QC-LDPC码构造方法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准循环
PEG
置换阵
利用完备差集构造QC-LDPC码
准循环低密度校验码
循环置换矩阵
完备差集
净编码增益
利用大衍数列构造QC-LDPC码的方法
大衍数列
准循环
低密度校验矩阵
构造
高斯白噪声
瑞利衰落
基于改进2-D GRS码的QC-LDPC码高效构造
QC-LDPC码
码构造
改进的2-D GRS码
矩阵扩展
度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QC-LDPC码基矩阵构造方法
来源期刊 现代电子技术 学科
关键词 准循环 校验矩阵 基矩阵 大衍数列 Golomb-Ruler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无限通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0
页数 分类号 TN919-3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73X.2012.05.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邢涛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24 157 7.0 11.0
2 王营冠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71 470 10.0 18.0
3 朱磊基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14 61 5.0 7.0
4 汪涵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11 51 4.0 6.0
5 施玉松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13 57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196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准循环
校验矩阵
基矩阵
大衍数列
Golomb-Ruler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电子技术
半月刊
1004-373X
61-1224/TN
大16开
197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93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3507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