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确定影响中药药浴疗法对小儿外感发热退热疗效的关键因素.方法:药浴方药(柴胡20 g,青蒿20 g,薄荷20 g,连翘20 g,荆芥20 g,炒牛蒡子10 g,川芎10 g)粉碎煎煮对小儿外感发热进行退热治疗.采用多水平析因设计,研究不同药液温度、药液浓度、药浴时间对药浴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质量浓度为20 g·L-1的药液退热疗效明显优于0浓度,药液温度(38±1)℃、(40±1)℃二水平的药浴疗效无明显差异,药浴时间15 min、25 min二水平的药浴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最优的药液浓度为20 g/L,适宜的质量温度为(39±1)℃,适宜的药浴时间为15 ~25 min.
推荐文章
天河水推拿对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效果
天河水推拿
小儿外感
发热
退热
升降退热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66例
小儿外感发热
中医治疗
升降退热汤
小儿退热贴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
小儿退热贴
外感发热
复方阿斯匹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影响药浴疗法对小儿外感发热退热效果的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医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药药浴 炎琥宁注射液 对乙酰氨基酚 小儿外感发热 影响因素 退热疗效 析因设计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4
页数 分类号 R272.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珊 49 286 8.0 15.0
2 侯江红 27 164 8.0 12.0
3 单海军 29 147 8.0 11.0
4 董志巧 10 96 6.0 9.0
5 李玮 17 108 6.0 10.0
6 任玉梅 17 47 4.0 6.0
7 陈建设 10 71 5.0 8.0
8 田春贤 4 2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4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药药浴
炎琥宁注射液
对乙酰氨基酚
小儿外感发热
影响因素
退热疗效
析因设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学报
月刊
1674-8999
41-1411/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
36-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64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