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是我国旱作农业上的一项创新技术.该技术因集覆膜垄面集雨沟播、覆盖抑蒸和增加土壤温度为一体,在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玉米种植中增产效果突出而被大面积推广.但是目前该技术连续使用下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性及其调控途径不清楚.通过将田间实验与土壤有机碳的物理分组技术相结合,研究全膜双垄集雨沟播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来评估将秸秆还田纳入全膜双垄集雨沟播玉米种植体系的可行性.实验地点位于甘肃省榆中县小康营乡(35°54′N,104°05′E;海拔2013 m;多年平均降雨量388 mm).实验在垄沟种植方式的基础上设置秸秆不还田不覆膜(对照,CK)、秸秆还田(S)、地膜覆盖(M)和秸秆还田+地膜覆盖(S+M)4个处理,重复3次.实验于2009年3月开始2010年10月结束.除了对玉米籽粒产量进行测定之外,分别于每年的播种和收获时对表层15 cm土壤总有机碳、颗粒有机碳(粒径2-0.05 mm)和轻组有机碳(密度<1.8 g/cm3)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在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表层15 cm土壤微生物量碳、β-葡萄糖苷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动态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M和S+M处理分别增加玉米产量89%- 105%和93%- 136%,但是S处理对玉米产量没有影响.综合2a的测定结果,与CK相比较S、M和S+M处理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没有影响,但是M处理具有降低土壤颗粒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含量的趋势,而S或者S+M处理具有明显的增加土壤颗粒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含量的趋势.与M处理相比较,S+M处理增加土壤颗粒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含量的效果比与CK处理相比较的效果更明显.与CK相比较,S、M和S+M处理都能够不同程度地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和β-葡萄糖苷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的活性,尤其以S+M处理的增加效果更明显.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处理土壤中3种酶活性与微生物量碳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说明全膜双垄集雨沟播可以显著增加玉米产量,但是连续使用可能对土壤有机碳库有不利影响;而纳入秸秆还田对于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引用下土壤有机碳库和微生物活性的维持或者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推荐文章
干旱半干旱区玉米秸秆还田增产保墒技术研究
秸秆还田
双垄沟播
马铃薯
腐熟剂
膜下秸秆还田双垄种植对土壤养分平衡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全膜双垄
膜下秸秆还田
培肥地力
玉米
高效种植
秸秆还田对半干旱区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半干旱区
秸秆还田
土壤理化性状
产量
玉米
秸秆还田模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秸杆还田
全膜双垄沟播
玉米
产量
土壤肥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秸秆还田与全膜双垄集雨沟播耦合对半干旱黄土高原玉米产量和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全膜双垄集雨沟播 玉米产量 土壤颗粒有机碳 土壤轻组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酶活性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55-2862
页数 分类号 S153.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10321034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凤民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2 3279 31.0 56.0
2 李小刚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4 237 6.0 14.0
3 吴荣美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58 1.0 1.0
4 王永鹏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5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3)
共引文献  (24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474)
二级引证文献  (475)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2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6(5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7(91)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80)
2018(124)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13)
2019(147)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39)
2020(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秸秆还田
全膜双垄集雨沟播
玉米产量
土壤颗粒有机碳
土壤轻组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酶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