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揭示不同人工还林地影响土壤碳库储量、质量的效应及差异特征,探讨了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质量分数、密度及碳库管理指数(CMI)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退耕12 a后,与坡耕地相比,不同还林地主要提高了0~40 cm土层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增幅总体为沙棘>刺槐>山杏>杨树>撂荒,且在0~10 cm土层增幅最高(71.1%~156.9%),20~40 cm土层增幅最低(23.5%~68.9%).这也使小同还林地0-100 cm土壤总有机碳密度均显著增加.0~100 cm土层活性有机碳密度增幅为山杏、杨树(平均106.8%)>刺槐、沙棘(平均55.4%)>撂荒(9.9%),而非活性有机体碳密度增幅则为沙棘(43.0%)>刺槐、山杏、杨树(平均22.1%)>撂荒(14.2%),这与不同还林地影响各土层活性与非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分布差异大有关.与坡耕地相比,山杏、沙棘及刺槐使0~20 cm土层CMI平均增加1.28倍,杨树和山杏则使20~100 cm土层CMI增加1.20~2.49倍.综上所述,退耕还林具备提升土壤碳库及其质量的潜力,且短期内总体以沙棘提升碳库效果较佳,山杏改良碳库质量较好.
推荐文章
黄土丘陵区土壤有机碳固存对退耕还林草的时空响应
土壤有机碳
固碳效应
退耕还林草
黄土丘陵区
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碳、氮密度变化特征
退耕还林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黄土丘陵区
黄土丘陵区几种退耕还林地土壤固存碳氮效应
退耕还林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黄土丘陵区
黄土丘陵区三种典型退耕还林地土壤固碳效应差异
黄土丘陵区
退耕还林
土壤有机碳
氧化活性有机碳
固碳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碳库差异分析
来源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林地 氧化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年,卷(期) 2012,(12)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3-229
页数 分类号 S157
字数 63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6819.2012.12.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佟小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7 249 10.0 15.0
2 薛亚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 6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9)
共引文献  (422)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1)
同被引文献  (447)
二级引证文献  (255)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7)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2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45)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7(68)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18(5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1)
2019(6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60)
2020(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
有机碳
林地
氧化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工程学报
半月刊
1002-6819
11-2047/S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
18-5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03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39506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