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从扶阳派医案及著作入手,以《伤寒论》理论为指导,结合数据统计的方法,研究扶阳派运用姜、桂、附的规律.方法:收集5位扶阳派代表医家运用姜、桂、附治疗疾病的医案424例,处方969个,在资料经统一规范的基础上,建立资料数据表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得出姜、桂、附的用量范围和常用剂量、复诊姜桂附的加减变化规律、姜桂附的比例与用量关系及5位医家处方用药特点.结论:扶阳派医家对姜、桂、附的运用,在用量、配伍、复诊加减变化,以及姜、桂、附的使用比例上既各具特点,又遵循共同的规律.
推荐文章
扶阳派祖师郑钦安学术思想浅析
扶阳
阳主阴从
阴阳为纲
扶阳法应用近况
扶阳法
扶阳理论
用药特色
临床应用
汪剑副教授运用姜附五苓散治疗疑难病证验案3则
姜附五苓散/治疗应用
视直如曲/中医药疗法
久咳/中医药疗法
痞胀/中医药疗法
汪剑
中医师
经验
基于火神派扶阳理论探讨黄疸阴黄论治特色
黄疸
阴黄
郑钦安
扶阳理论
学术思想
论治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扶阳派运用姜桂附的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 新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姜桂附 扶阳派 吴佩衡 徐小圃 祝味菊 范中林 唐步祺 医案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文献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3-17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9.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姜桂附
扶阳派
吴佩衡
徐小圃
祝味菊
范中林
唐步祺
医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中医
半月刊
0256-7415
44-1231/R
大16开
广州市机场路12号大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46-38
196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925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072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