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05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7例在出血后早期(72h内,早期组)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并在载瘤动脉周围置入罂粟碱缓释物;58例在出血后晚期(72h以后,晚期组)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术后均给予尼莫地平持续泵入扩血管、3-H疗法等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早期组发生脑血管痉挛12例,晚期组发生脑血管痉挛3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明确动脉瘤为病因的前提下,采取早期手术联合瘤周置入罂粟碱缓释物可以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推荐文章
盐酸氟桂利嗪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临床研究
盐酸氟桂利嗪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CT研究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CT血管造影
灌注成像
复方丹参注射液防治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
复方丹参注射液
外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丹红注射液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随机对照研究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卒中
脑血管痉挛
丹红注射液
尼莫地平
神经功能缺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探讨
来源期刊 西部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罂粟碱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与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5-1077
页数 分类号 R743.35
字数 28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511.2012.06.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永明 遂宁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32 106 7.0 9.0
2 曾春 遂宁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26 71 5.0 7.0
3 高锦越 遂宁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9 56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
共引文献  (67)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罂粟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医学
月刊
1672-3511
51-1654/R
大16开
成都市武候区浆洗街8号国嘉南苑10F-6号
62-243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5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42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