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有创性穿刺和小手术前使用小剂量氯胺酮行基础麻醉达到镇痛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效应.方法 按年龄将研究组患儿分为0~1岁组(83例)、1~3岁组(96例)、3~7岁组(56例)和7~14岁组(45例).在操作前使用小剂量氯胺酮肌注(2mg/Kg·次)行基础麻醉.对4组患儿的麻醉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手术前后的R、HP、BP进行观察比较.对其副作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损伤率和较大儿童(特别是白血病病人)穿刺或手术时的恐惧感、疼痛感进行调查,并与对照组0~1岁组(102例)、1~3岁组(108例)、3~7岁组(75例)和7~14岁组(59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①4组患儿麻醉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4组患儿用药前后P、HR、BP比较,除1~3岁组舒张压差异有显著性外(P<0.05),其余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③研究组8例出现1~2次轻微呕吐,1例出现短暂幻觉,无一例出现呼吸抑制和呼吸道分泌物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研究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95.7%),损伤率低(7.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⑤研究组儿童在对整个操作是否知情、镇痛效果和恐惧感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①小剂量氯胺酮肌注行基础麻醉在小儿有创性操作和小手术中能有数地起到镇痛作用.②无明显副作用,不需在手术前使用阿托品,安全性能好.③能有效地减少穿刺损伤和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④能有效地控制有创性操作给患儿带来的恐惧和心理伤害,符合现代医学治疗模式,即生物-医学-社会交互干预的模式.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剂量氯胺酮麻醉在小儿有创术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西部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氯胺酮 肌注 基础麻醉 穿刺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与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2-885
页数 分类号 R614.2
字数 41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511.2012.05.01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15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氯胺酮
肌注
基础麻醉
穿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医学
月刊
1672-3511
51-1654/R
大16开
成都市武候区浆洗街8号国嘉南苑10F-6号
62-243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5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42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