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艾芜的《南行记》写于上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南行记续篇》写于解放后的60年代.我们可以看到,两部作品集无论从表现对象上、切入视角上、还是关注重点上甚至是语言表述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当然,社会和时代的因素毋庸置疑,但我认为,除掉这些,我们还应该思考创作体制以及作者个人角色转换对这种差异造成的重大影响.
推荐文章
山峡行者与沙漠孤驼 ——艾芜与三毛流浪情结比较
流浪情结
艾芜
三毛
缘起
心态
归宿
从哥本哈根一路南行
形态有机平衡
情感设计
以用户为中心
慢生活
自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被缚的南行:谈艾芜《南行记续篇》
来源期刊 文学教育(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南行记续篇》 创作体制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4-145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07.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南行记续篇》
创作体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学教育(上)
月刊
1672-3996
42-1768/I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38-423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44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59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