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西医结合膜性肾病研究在病因认识、临床治疗方面均取得了相当进展.西医治疗方面,在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减少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中药单复方治疗尿蛋白,改善临床症状,保护肾脏的机制是多方面的,但具体机制尚缺乏大范围临床验证.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减轻了西药的不良反应,而且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了治疗效果,显示出很好的前景.但中西医治疗现今仍停留在临床观察,对中草药及其复方与西药联合临床治疗的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开展的不够,且存在疗效判断欠科学,实验设计缺乏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且重复性低,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信性.今后应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来进行中西医对膜性肾病的临床实验研究,遵循严谨科学的实验设计.更客观深入地了解中西医治疗膜性肾病的深层机制.
推荐文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浅析
肾病综合征/治疗
中西医结合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幽门螺杆菌
胃炎
中西医治疗
进展
中西医治疗IgA肾病进展
IgA肾病
肾小球肾炎
疏风清热
补益脾肾
血尿
肾风
74例新生儿黄疸结合中西医治疗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
新生儿黄疸
疗效观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膜性肾病中西医治疗进展
来源期刊 河南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膜性肾病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疗法 单味药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文献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8-529
页数 分类号 R692.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立群 168 1296 19.0 26.0
2 韩淑娟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2)
共引文献  (105)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膜性肾病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疗法
单味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中医
月刊
1003-5028
41-1114/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36-40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7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87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