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金蒿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以滴丸的圆整度、硬度、溶散时限、丸重差异为评价指标,优选滴丸成型的药液温度、滴速、滴距等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滴丸中一枝蒿酮酸的含量.结果 确定最优滴丸成型工艺为药粉与PEG4000配比1∶2,药液温度85℃,滴速40滴/min,滴距8cm;一枝蒿酮酸质量浓度在9.72~77.7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0%,RSD为0.56%(n=9).结论 优选的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便.
推荐文章
金蒿抗流感滴丸的药效学研究
金蒿抗流感滴丸
抗病毒
抑菌
抗炎
金蒿抗流感滴丸一枝蒿酮酸和金丝桃苷的肠吸收特性研究
肠吸收
单向灌流模型
金蒿抗流感滴丸
一枝蒿酮酸
金丝桃苷
复方车前子滴丸制备工艺及其含量测定
复方车前子滴丸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毛蕊花糖苷
蒙药朱日很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朱日很滴丸
乳化剂
制备工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蒿抗流感滴丸制备工艺及其含量测定
来源期刊 中国药业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金蒿滴丸 制备工艺 聚乙二醇 正交试验 一枝蒿酮酸
年,卷(期) 2012,(13) 所属期刊栏目 制剂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1
页数 分类号 TQ461|R284.2|R286
字数 23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4931.2012.13.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邢建国 89 670 14.0 19.0
2 顾政一 52 603 14.0 23.0
3 薛桂蓬 32 144 7.0 10.0
4 王云飞 12 84 5.0 9.0
5 张 洁 1 5 1.0 1.0
6 于 宁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蒿滴丸
制备工艺
聚乙二醇
正交试验
一枝蒿酮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业
半月刊
1006-4931
50-1054/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61号地产大厦1号楼19层
78-130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23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092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