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自然杀伤细胞(uNK)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愿终止妊娠的停经8周之内的早孕妇女,自愿选择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二种方法,分为负压吸引人工流产组、药流不完全组(出血组)、药流完全组.收集三组蜕膜组织进行甲醛固定,石蜡包埋,uNK细胞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图象分析仪定量分析.结果 米非司酮药流不完全出血区uNK细胞的数量多于药流不完全非出血区、药流完全组及人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流完全组uNK细胞的数量多于人流组,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米非司酮的作用可以使uNK细胞数量异常增多,使子宫局部微环境发生改变,导致异常血管生成,孕囊与蜕膜剥离不全,从而引起出血.
推荐文章
子宫内膜自然杀伤细胞与人类生殖
子宫内膜自然杀伤细胞
起源
激素调节
生殖
子宫内膜厚度与药物流产成功率的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厚度
药物流产
腹痛
阴道出血
完全流产率
子宫内膜厚度与药物流产异常出血完全流产率关系的分析
药物流产
子宫内膜厚度
完全流产
异常出血
子宫自然杀伤细胞的研究进展
子宫自然杀伤细胞( uNK细胞)
月经
妊娠免疫
子宫不规则出血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子宫内膜自然杀伤细胞与药物流产出血关系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自然杀伤细胞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161
页数 分类号 R169.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静波 河北联合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20 108 5.0 9.0
2 刘辉 河北联合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10 35 4.0 5.0
3 曲银娥 河北联合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25 117 5.0 10.0
4 田艳霞 河北联合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24 151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米非司酮
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自然杀伤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月刊
1007-9564
13-1221/R
大16开
河北省唐山市建设南路57号
18-2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47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90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