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医阴阳学说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精髓,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阴阳失调,是万病之源.消渴,不论是从燥热还是阴火,血虚还是气虚,内损还是瘀血,归咎起来都是因机体阴阳失和所致,阴阳失和贯穿于消渴病的始终.
推荐文章
从阴阳平衡角度论治妇人腹痛
阴阳
阳化气
阴成形
妇人腹痛
丛慧芳
集对分析阴阳平衡方程在皮肤病诊治中的应用
阴阳理论
皮肤病
辨证论治
六经学说
数学模型
阴阳平衡方程
集对分析
联系数
论机能状态紊乱与中医阴阳平衡失调
机体机能状态紊乱
阴阳平衡失调
细胞超微结构
细胞器质性改变
疾病早期阶段
消渴中医治疗概述
消渴
辨证论治
针灸
耳穴贴压
按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阴阳平衡角度论消渴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科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阴阳 消渴病 苦酸通调法
年,卷(期) 2012,(24)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中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9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55.4
字数 305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朴春丽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99 733 13.0 22.0
2 刘禹辛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14 21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7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阴阳
消渴病
苦酸通调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科学
半月刊
2095-0616
11-6006/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楼(大成国际中心B座)708-2室
82-519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74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800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