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护护独立交接班模式在护理早晚交接班中的应用,以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 在传统交接班和床旁交接班的基础上,增加对病房每位患者较为详细的护士与护士之间的独立交接班,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的情况、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医护人员的认可程度、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情况及交接班所需时间.结果 实施护护独立交接班模式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及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8.65±0.59),(96.15 ±3.31)分,均高于实施前的(6.30±1.30),(90.40±5.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19,-5.20;P <0.01);实施后医生和护理人员对护护独立交接班模式的认可程度分别为91.67%,90.00%,均高于实施前的41.67%,4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6.75,9.23;P <0.05);实施的后所需交接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混合交接班模式基础上加入护护独立交接班模式,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推荐文章
“八知道-系统交接班”在综合ICU护理床旁交接班的实施效果评价
ICU
床旁交接班
“八知道-系统交接班”
效果评价
消毒供应室交接班模式的应用与体会
消毒供应室
交接班模式
质量
提高晨会交接班工作效率
晨会
交接班
工作效率
提高
不同护士交接班模式的应用研究
临床护士
交接班模式
护理管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护护独立交接班”模式在临床早晚交接班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护理质量 患者满意度 护护独立交接班模式
年,卷(期) 2012,(20) 所属期刊栏目 管理·教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44-2446
页数 分类号 G4
字数 43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2.20.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翠萍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人力资源部 104 1018 19.0 26.0
2 杨美功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内科 10 44 2.0 6.0
3 赵军燕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消化内科 16 40 4.0 5.0
4 刘凯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 16 75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32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护理质量
患者满意度
护护独立交接班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旬刊
1674-2907
11-5682/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香炉营东巷2号院1-7-301
82-352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984
总下载数(次)
125
总被引数(次)
17708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