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探讨护理干预对心理健康存在隐患的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300名少数民族大学新生进行心理筛查.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进行测量,对心理健康存在隐患的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再次评估和护理干预,并与国内大学生常模比较,观察心理护理前后该组学生SCL-90各因子的变化.结果 经CCSMHS筛查出的阳性学生36名,占总人数的12%;民族大学新生在CCSMHS躯体化、焦虑、自卑、强迫和冲动等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筛查阳性的学生经SCL-90测量,结果表明,在心理护理前,该组学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和精神病倾向因子得分高于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11287,-0.095 39,-0.12324,-0.081 19,-0.041 36,P<0.05);心理护理前后,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倾向方面均有显著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158 69,0.001 63,0.029 37,0.039 14,0.01304,0.00979,0.01061,P<0.05);心理护理后与全国常模比较,除了焦虑方面外,其他因子均无统计学差异(t=-0.01277,P<0.05).结论 通过应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手段进行心理干预教育,能够改善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