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穴位埋线对后循环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颈夹脊穴位埋线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及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平均峰流速(Vm)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双侧VA,BA及双侧MCA血流的Vm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两组经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双侧VA.BA,及双侧MCA的Vm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颈夹脊穴位埋线配合基础治疗能够更好改善后循环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血流情况.
推荐文章
法舒地尔对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法舒地尔
脑血管循环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药物疗法
血流动力学
穴位注射对后循环系统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针刺疗法
水针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经颅多普勒
穴,夹脊
吸烟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神经病学
吸烟对脑血栓形成的影响
酶联免疫吸附法
吸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中风先兆丸对椎-基底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脑缺血发作,短暂性/中医药疗法
动力学/血液
@中风先兆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穴位埋线对后循环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影响
来源期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学科
关键词 穴位埋线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流动力学
年,卷(期) 2012,(2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85-3587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19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2.24.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车伟军 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康复科 12 24 3.0 4.0
2 闫爱珍 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康复科 5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穴位埋线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流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半月刊
1007-1245
44-1417/R
大16开
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南1066号新城国际公寓4号楼209-210室
46-156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482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6774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