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椎管内麻醉后痛觉神经被阻滞,交感神经被阻滞,出现痛觉平面缺失与皮肤温度变化以及皮肤电阻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通过皮温皮阻的变化,用客观的临床指标判定椎管内麻醉痛觉缺失平面.方法:随机选取60例择期行子宫肌瘤核除术病人,ASA I或II级,年龄20~50岁,观察麻醉区域内L4、L2、T12、T10、T8、T6、T4、麻醉施行前后的皮肤表面温度及皮肤电阻的变化.结果:麻醉区域内麻醉施行后皮肤表面温度显著升高,均高于痛觉缺失平面1~2个脊神经节段,麻醉区域内的皮肤电阻呈增大的趋势.结论:可将皮肤温度、皮肤电阻的变化作为确定麻醉区域痛觉缺失平面的客观指标,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客观的方法来确定椎管内麻醉下患者痛觉缺失平面.
推荐文章
麻醉高风险高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皮脊柱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效果研究
椎管狭窄
椎间盘退行性变
老年人
外科手术,微创性
麻醉
术中经皮穴位电刺激预防瑞芬太尼导致的痛觉过敏
经皮穴位电刺激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椎管内阿片类药物在临床麻醉镇痛中应用的近况
阿片类药物
椎管内应用
麻醉
镇痛
椎管内麻醉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经皮肾镜碎石术
椎管内麻醉
血流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皮温皮阻变化用于椎管内麻醉痛觉缺失平面的测定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导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皮肤温度 皮肤电阻 椎管内麻醉 痛觉缺失
年,卷(期) 2012,(8)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4-1405
页数 分类号 R614
字数 23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0959.2012.08.06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弘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3 4 1.0 2.0
2 张学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4 8 1.0 2.0
3 孙国强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3 4 1.0 2.0
4 王荣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9 15 2.0 3.0
5 毕永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3 11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皮肤温度
皮肤电阻
椎管内麻醉
痛觉缺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导刊
月刊
1009-0959
11-4395/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26号院2号楼
2-492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409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7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