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分析仪联合血细胞形态观察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外周血标本1 404例,抽取患者静脉血0.5 mL置于含EDTA-K2抗凝剂10 μL的试管中,血液分析仪作血液分析,同时推血片2张,自然干燥后瑞-姬氏染色作外周血细胞形态观察.结果 成熟红细胞体积大小,其形态学观察与血液分析仪测定相一致;而红细胞形态异常改变,血液分析仪只提示影红细胞,而对其他异形红细胞形态无法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幼红细胞的提示,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液寄生虫(疟原虫)无法检测;血液分析仪对粒细胞形态无法准确判别,其对幼稚粒细胞及核左移现象提示结果与显微镜观察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粒细胞内的中毒颗粒、空泡、变性则无法显示.对各类幼粒细胞形态的分类则完全依靠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血液分析仪对淋巴细胞形态无法准确判断;只对异形淋巴细胞有提示,其与外周血细胞形态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法鉴别幼稚淋巴细胞及对异形淋巴细胞分型.结论 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查结合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为临床各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非常重要的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细胞形态观察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血细胞分析仪
形态观察
红细胞
淋巴细胞
探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细胞形态学观察筛查血液系统疾病的应用价值
细胞分析仪
血细胞形态学
筛查
血液系统疾病
应用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液分析仪联合血细胞形态观察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液分析仪 显微镜检查 红细胞 粒细胞 淋巴细胞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6-878
页数 分类号 R446.1
字数 20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4130.2012.07.05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建华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检验部 17 102 6.0 9.0
2 李霞 17 41 3.0 6.0
3 曾文洁 1 1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69)
二级引证文献  (47)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液分析仪
显微镜检查
红细胞
粒细胞
淋巴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半月刊
1673-4130
50-1176/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唐家沟宝环路420号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78-2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22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9365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