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疏肝健脾软坚活血治疗肝硬化的优越性,特别是远期疗效好,比单纯西医治疗有许多优越性。方法将1985年—2011年收治60例肝硬化,分别选择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肝硬化诊断标准的病例,60例共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方法为保肝、支持疗法,静脉输V-C、V-B6、V-B1,甘利欣等,治疗时间三个月为一疗程,三个月复查肝功、B超。治疗组30例,采用疏肝健脾,软坚活血化瘀,再加静脉输V-C,正大参麦、正大丹参等,肝硬化主要由肝郁气滞、血瘀,酒精性中毒,肝内外胆汗瘀积,血吸虫病,最后形成瘀阻逐渐变硬,逐渐形成腹水,门静脉高压,采用疏肝健脾能使肝郁瘀消,健脾具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作用,软坚化瘀,使损害的肝细胞逐渐软化,化瘀为水,使肝细胞再生得到恢复。三个月为一疗程,三个月后复查肝功、B超等。结果三个月后两组进行对比,对照组肝功能正常,B超显示肝实质回声粗大不均质,食欲增加,精神状态较佳,9例(占30%),无明显效果。食欲有所增加,复查肝功转氨酶,A/G倒显有所好转,8例(占27%),复查肝功能无明显变化病情加重者13例(占43%),总有效率57%,治疗组疗效观察,肝功复查正常,精神佳,食欲佳,A/G正常,B超示肝实质回声均质18例,(占60%),部分症状好转复查肝功基本正常,B超显示好转,占9例(占30%),无效,症状无大的改善3例(占10%),总有效率90%,通过两组观察、对比,采用疏肝健脾,软坚化瘀配合静脉输V-C、正大参麦、正大丹参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支持疗法,高出43%。结论经过近二十年对60例肝硬化的治疗观察,近期远期疗效,观察中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疏肝健脾软坚化瘀治疗肝硬化,比单纯西医支持疗法治疗肝硬化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疗效高付作用小,有的病例经过近20年临床观察,疗效优越,远期疗效佳,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推广。
推荐文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42例
肝硬化腹水
中药
西药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肝硬化
腹水
中西医结合
健脾利水方
肝硬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肝硬化
治疗学
中西医结合疗法
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肝硬化
腹水
中西医结合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西医结合疏肝健脾软坚活血治疗肝硬化的优越性
来源期刊 中外健康文摘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硬化 疏肝健脾 软坚化瘀 中医药 中西医结合
年,卷(期) 2012,(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75.2
字数 412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寇正文 6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硬化
疏肝健脾
软坚化瘀
中医药
中西医结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健康文摘
周刊
1672-5085
11-5062/R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533
总下载数(次)
37
总被引数(次)
514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9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8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7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6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2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1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0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9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8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7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6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5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4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3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2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1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0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9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8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7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6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5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4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3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2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1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0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9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8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7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6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5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4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3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2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1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0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9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8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7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6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5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4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3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2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1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0期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