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科学之友       
摘要:
以山西省吕梁地区方山县峪口花果山油松人工林为对象,在同一地区选择并设置4块标准地,然后利用直接收获法中的平均木法测定选定所在标准地的生物量,对峪口一带的油松人工林群落生物量、生物量在各器官的分配情况以及峪口地区各种林分密度下油松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①样地 SX-LL-FC-P03-R1、SX-LL-FC-P03-R2、SX-LL-FC-P03-R3、SX-LL-DC-P08的群落生物量分别是70.03t/hm2、131.78t/hm2、122.75 t/hm2、99.83 t/hm2;②林分中乔木所包含的生物量在总生物量中占有的绝大部分,为97.99 t/hm2,枯落物层次之,3.03 t/hm2,草本层再次,0.62 t/hm2,灌木层最少,0.35 t/hm2;③油松人工林的树干、树枝、树叶、树根的生物量的分配虽然受立地条件和树龄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呈现一定差异性,但单株林木中各个器官生物量所占的比例仍呈现出一些规律:总生物量中树干约占38.44%,树枝约占27.47%,树叶约占18.05%,根系约占16.04%;④不同密度的油松人工林对群落的总生物量也有相当大的影响,SX-LL-FC-P03-R1样地的林分密度为790株/hm2,群落总生物量为70.03 t/hm2,SX-LL-FC-P03-R2样地的林分密度为2170株/hm2,群落总生物量为131.78 t/hm2,SX-LL-FC-P03-R3样地的林分密度为2120株/hm2,群落总生物量为122.75 t/hm2,SX-LL-DC-P08样地的林分密度为2250株/hm2,群落总生物量为99.83 t/hm2.
推荐文章
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生物量研究
油松人工林
生物量
林分密度
红松人工林生物量碳密度
红松人工林
生物量
碳密度
混交林
碳含量
晋西黄土丘陵边缘区油松人工林密度调控与生物量特征
基岩山地
黄土丘陵区
生态过渡带
油松人工林
林分密度
生物量
碳密度
建柏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建柏
人工林
生物量分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油松人工林林木生物量研究
来源期刊 科学之友 学科
关键词 油松 人工林 林工生物量 研究
年,卷(期) 2012,(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136
页数 分类号 S791.25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保明 1 1 1.0 1.0
2 高海平 1 1 1.0 1.0
3 颜楠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松
人工林
林工生物量
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之友
月刊
1000-8136
14-1032/N
大16开
198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32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212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