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应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探讨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帮助患者建立科学的行为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择72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为干预手段,分别对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3、6个月的营养状况及定量主观评估(MQSGA)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1个月,血红蛋白(HGB)水平升高(q =2.08,P<0.05),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无显著变化(q=1.22,P>0.0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下降(q=3.06,P<0.01),尿素清除指数(Kt/V)升高(q =4.12,P<0.01);干预后3个月,HGB和Kt/V水平明显升高(q分别为8.20,6.13;P均<0.01),ALB水平升高(q=2.81,P<0.05),hs-CRP水平明显下降(q=8.85,P<0.01);干预后6个月,HGB、ALB水平和Kt/V明显升高(q分别为10.89,7.06,9.68;P均<0.01),hs-CRP水平明显下降(q=13.26,P<0.01).干预前MQSGA评估营养良好者9例(12.5%),干预后3个月21例(29.2%),于预后6个月62例(86.1%),干预后3、6个月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5.84,86.26;P均<0.01).结论 应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可以改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方式,使其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