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污染土壤的控制和修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验室土柱法,研究外源铅在红壤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结果]在水分不饱和条件下,外源水溶性铅进入红壤90d后并未向15~30 cm土层迁移,而是集中在0~15 cm层次;外源水溶性铅进入红壤(O~ 15 cm)30 d后水溶态迅速向其他形态转化,其形态分布主要以交换态为主,其次为铁锰氧化物态、残渣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未检出).[结论]外源铅进入红壤90d后绝大部分还未转化为相对稳定的形态,对土壤—植物系统的污染存在着潜在的危害.红壤(0~15 cm)对外源铅的吸附主要通过离子交换和络合(或螯合)作用.
推荐文章
外源水溶性Cd在棕壤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
水溶性镉
棕壤
迁移
形态转化
外源水溶性镉在红壤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
水溶性镉
红壤
迁移
形态分布
不同茶园土壤中外源铅的形态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
茶园土壤
外源铅
形态分布
生物有效性
外源镉在褐土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
外源镉
褐土
迁移
形态转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外源铅在红壤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溶性铅 红壤 迁移 形态分布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肥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3-4244
页数 分类号 S151.9
字数 27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2.07.14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关连珠 117 2814 29.0 48.0
2 颜丽 97 2299 24.0 44.0
3 王旭 内蒙古赤峰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4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溶性铅
红壤
迁移
形态分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