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出凝血常规检测室内质控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76 例及健康人群70 例,建立凝血试验室内质控标准,收集患者新鲜血液,分析单个凝血因子的临床意义.结果:通过凝血试验室内质控标准的建立,检测结果提示重症肝炎组凝血酶原时间(25.9±11.4) 秒、肝硬化组凝血酶原时间(21.0±5.4) 秒,显著高于急性肝炎组和健康人群组(P<0.05) ;急性肝炎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43.8±14.1) 秒,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组(31.4±7.1) 秒(P<0.05).结论:凝血检测室内质控保证了凝血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对临床诊断及指导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推荐文章
凝血检测室内质控临床意义分析
凝血检测
室内质控
临床意义
ELISA法定性试验室内质控方法探讨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室内质控
质量控制
提高血液分析仪室内质控通过率
血液分析仪
室内质控
通过率
QC小组活动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检测的室内质控建立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室内质量控制
定量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凝血试验室内质控方法及临床意义分析
来源期刊 中外医学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凝血检测 室内质控 临床意义
年,卷(期) 2012,(8) 所属期刊栏目 医技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6
页数 分类号 R466.11
字数 22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6805.2012.08.04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向碧英 2 12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凝血检测
室内质控
临床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医学研究
旬刊
1674-6805
23-1555/R
大16开
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5号院
14-83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956
总下载数(次)
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