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血管痉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将180例外伤性脑血管痉挛患者,按程度分为轻、中、重组,每组再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脱水、脑脊液置换等治疗和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30 mg,2次/日,静脉滴注,连用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依达拉奉对于轻度脑血管痉挛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重组,对脑血管痉挛缓解及外伤性脑梗塞发生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3月后GOS评价,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依达拉奉早期应用治疗外伤性中重度脑血管痉挛有明显临床疗效,可降低外伤性脑梗塞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推荐文章
依达拉奉对外伤性脑出血患者血浆ET,CGRP含量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依达拉奉
脑出血
尼莫地平与依达拉奉治疗脑血管痉挛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动脉瘤性SAH
脑血管痉挛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临床疗效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颅脑损伤
依达拉奉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依达拉奉对外伤性脑血管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现代预防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外伤性脑血管痉挛 外伤性脑梗塞 治疗
年,卷(期) 2012,(2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与预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06-5508
页数 分类号 R7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定君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75 202 7.0 9.0
2 徐宏 48 105 5.0 8.0
3 彭涛 27 117 5.0 10.0
5 周增俊 26 67 5.0 7.0
8 李政 4 13 2.0 3.0
9 吴小明 4 13 2.0 3.0
10 程成 2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9)
19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依达拉奉
外伤性脑血管痉挛
外伤性脑梗塞
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预防医学
半月刊
1003-8507
51-1365/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62-183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56
总下载数(次)
56
总被引数(次)
16156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