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肝门阻断再灌注(HPO)对脑皮层血管内皮的损伤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 32只大鼠随机分成Sham组和HPO组(均n=16),分别建立假手术、肝门阻断再灌注模型,以脑血管内皮和小肠黏膜为目标,采用干湿重法比较脑水肿程度、伊文思兰比较BBB渗透率、光电镜研究组织和超微结构损害、血气分析测定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放免法测定血浆TNF-α、IL-10浓度等,探索HPO再灌注对肠黏膜和脑血管内皮的作用和机制.结果 ①肠损伤Chiu'评分HPO组>Sham组(312±42 vs 30±11,P<0.01).②光、电镜下HPO组脑皮层血管内皮损伤,间质水肿,胶质细胞变性,血管周围神经突起水肿.③ HPO组见BBB通透性增加,有脑水肿倾向.④HPO组TNF-α、IL-10浓度以及[K+]和[Ca2+]明显高于Sham组(均P<0.05),并有酸血症.结论 肝门阻断再灌注后肠损伤是导致脑皮层血管内皮损伤的主要因素,TNF-α刺激肠PMN浸润产生的伤害因子通过血液和循环系统传递引起脑皮层等远隔脏器的继发损害.
推荐文章
胸腺素α1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浆TNF-α与IL-10的影响
胸腺素α1
急性肝衰竭
TNF-α
IL-10
乳腺癌患者血清IL-6、IL-8、IL-10和TNF-α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乳腺癌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黄芩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TNF-α、IL-1β表达的影响
脑缺血再灌注
TNF-α
IL-1β
脑水肿
超微结构
黄芩苷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时海马CA1区IL-10变化的实验研究
脑缺血再灌注
白细胞介素-10mRNA
肿瘤坏死因子-αmRNA
白细胞介素-1βmRN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门阻断再灌注致脑皮层血管内皮损伤中TNF-α和IL-10的变化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肝门阻断 细胞因子
年,卷(期) 2012,(1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分类号 R65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7555.2012.15.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再灌注损伤
肝门阻断
细胞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医药
旬刊
1673-7555
11-5547/R
16开
北京市和平里七区乙16号楼314室
80-600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713
总下载数(次)
48
总被引数(次)
2953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