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明确甘薯大象甲幼虫的空间分布和种群特征.2011年通过对15块甘薯田的调查,应用聚集 度指标的计算公式和Iwao的m*-m回归分析法、Taylor的幂法则等,对其空间分布型和田间理论抽样数 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甘薯大象甲幼虫在甘薯田间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与密度相关,聚集强 度随着幼虫密度的升高而增强;而个体群所占的空间随密度的升高而减少.导致甘薯大象甲幼虫聚集 分布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幼虫虫口密度调查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n=1.962/ D2口(1.1047/m+0.8737)]和序贯抽样模型[To(n)=0.2n±0.4759√n].
推荐文章
红棕象甲幼虫空间格局研究
红棕象甲
幼虫
空间格局
序贯抽样
Iwao模型
Taylor幂法
沙棘绕实蝇幼虫空间格局及其应用的初步研究
沙棘绕实蝇
空间格局
聚集分布
序贯抽样
北京地区黄栌胫跳甲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
黄栌胫跳甲
空间分布
均匀分布
云斑天牛幼虫空间分布格局的地统计学分析
云斑天牛
幼虫
空间分布
地统计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薯大象甲幼虫的空间格局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农学通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甘薯大象甲 幼虫 空间格局 理论抽样数 序贯抽样
年,卷(期) 2012,(15)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4-198
页数 分类号 S431.3
字数 38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6850.2012.15.03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鄢铮 29 196 8.0 13.0
2 王正荣 25 126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薯大象甲
幼虫
空间格局
理论抽样数
序贯抽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学通报
旬刊
1000-6850
11-1984/S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中国农学会期刊处
2-772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02
总下载数(次)
53
总被引数(次)
2692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