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从黄山群体种大叶型茶树中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无性系茶树良种.[方法]2000年开始采用系统选择、无性繁殖的方法 进行选育,以福鼎大白茶(标准种)为对照,对漕溪1号品质、性状、产量等进行研究.[结果]漕溪1号经2006 ~2011年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其产量、品质、抗性优于福鼎大白荼.栽培资料表明,该品种具有高氨基酸、低茶多酚,发芽早,优质,抗寒,抗晚霜等优良特性,经济效益明显,具有较高的繁殖推广价值.[结论]漕溪1号适制名优绿茶(特别适制黄山毛峰茶),推广应用经济效益较高,前景较广,尤其适合安徽省黄山荼区及我国江南、江北茶区栽植.
推荐文章
茶树新品种"皖茶5号"DUS测试研究
茶树
皖茶5号
形态学特性
DUS测试
茶树新品种——陕茶1号
茶树
品种
陕茶1号
特征特性
茶树新品种"鄂茶9号"选育研究
茶树品种
系统育种
抗寒性
鄂茶9号
宜邓1号
茶树新品种皖茶6号、皖茶7号形态学特征的DUS测试研究
茶树
皖茶6号
皖茶7号
形态学特征
DUS测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茶树新品种漕溪1号选育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漕溪1号 茶树 新品种 选育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农艺·园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77-1979
页数 分类号 S571.1
字数 34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2.04.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卫国 11 105 4.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1)
共引文献  (6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9)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漕溪1号
茶树
新品种
选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