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日趋成熟,国内外政界和学界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乃至争论愈演愈烈。其焦点主要在于:"中国模式"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其特征是什么?有何价值和意义?赞成"中国模式"存在的一方认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和经验已经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基本成功,中国经验已经上升为值得别国参考与借鉴的"中国模式";反对"中国模式"提法者认为,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和经验还是很初步的,还没有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同时,"中国模式"首先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外国人提出来的,是"中国威胁论"的另一种翻版,是遏制中国进一步发展的一种阴谋。然而,笔者并不赞同上述两种观点,笔者个人认为:关于中国特色发展经验和道路,简称"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比提"中国模式"更加科学、合理,也给未来"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有可能上升为"中国模式"留下余地和空间。
推荐文章
中国文学史杨慎书写评议
杨慎
文学史
书写
地位
中国核电,发展还是停步?
核电发展
中国
黄金时期
核电事业
危机事件
发展形势
化石能源
人类发展
多元化还是专业化——中国种子企业成长模式研究
种子企业
专业化
多元化
经营战略
成长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还是慎提“中国模式”好
来源期刊 产业与科技论坛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中国模式 类型概念 中国特色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评价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02
页数 2页 分类号 F842
字数 23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641.2012.09.05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奎武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融危机
中国模式
类型概念
中国特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产业与科技论坛
半月刊
1673-5641
13-1371/F
大16开
河北省石家庄市
18-181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551
总下载数(次)
161
总被引数(次)
662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