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油田注水生产过程中,地下储层注水前缘空间三维形态的识别监测技术对注水评估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国外常用的方法是在压裂井周边的观察井中放置地震检波器串,接受得到注水期间信噪比高的微地震信号,通过每个地下破裂事件的产生震源点到检波器点的微地震波旅行初至时间,确定地下储层产生微地震震源点的空间位置.微破裂向量扫描注水前缘监测技术是在近地表布置多套微地震波三分量信号采集站形成仪器阵列系统,运用多道集(至少360个检波器)共同接受地下岩石破裂所产生的微地震纵波和横波,利用地下空间体地震波速度模型及地震波信号传播路径射线追踪,进行微地震波场的向量叠加和微地震波振幅反演计算,并通过分析微地震波振幅(即能量)属性在时间域和三维空间的相关性,可视化解释注水前缘的空间形态和演变发育过程.从而对注水生产进行科学、合理、客观的评估.
推荐文章
微破裂向量扫描技术在压裂监测中的应用
微地震压裂监测
地表微地震观测
向量扫描
震源机制
破裂能量分布
微地震监测技术在油藏注水开发中的应用
微地震
裂缝
水驱前缘
优势注水
微地震监测水驱前缘应用效果分析
微地震监测
水驱前缘
甘谷驿
微地震监测技术在油藏注水开发中的应用
油藏注水
裂缝
微地震
监测
水驱前缘
优势注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破裂向量扫描注水前缘监测技术在冀东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注水前缘 微破裂 向量扫描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勘探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3,182
页数 分类号 TE357.6
字数 17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4076.2012.04.15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注水前缘
微破裂
向量扫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半月刊
1673-4076
11-5385/TQ
大16开
北京市
2-789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527
总下载数(次)
67
总被引数(次)
3806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