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红斑狼疮中最严重的类型,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其病因病机各大医家多有论述,患者素有先天不足,后天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导致五脏失去营养物质而五脏俱虚,或情志损伤、过度劳倦损伤及某一脏,损伤者往往通过五脏的生克关系而累及其它脏腑,而成五脏俱虚,形成了红斑狼疮的患病体质,在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红斑狼疮.具体证型可见热毒炽热证、阴阳两虚证、毒邪攻心证、邪热伤肝证、气滞血瘀证、心脾积热证、风湿热痹症.吾随师所见以气滞血瘀为常见,气滞血瘀证是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而表现的症候,因病久气虚,阻滞气机,中焦气机不利导致脾胃升降失常,渐致瘀血内停而引起.在治疗上宜补肝理气、活血化癖.方药选用膈下避瘀汤加减化裁.在临床上疗效满意.我有幸在从师期间对气滞血瘀型红斑狼疮的辨证论治略有体会.对此作总结.
推荐文章
妊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
妊娠管理
治疗进展
清热滋阴活血祛瘀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清热滋阴活血祛瘀汤
血液流变学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治
红斑狼疮,系统性
妊娠
胎儿发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膈下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体会
来源期刊 健康必读(下旬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气滞血瘀 系统性红麻狼疮 膈下逐瘀汤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中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252
页数 分类号 R714
字数 135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蕾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滞血瘀
系统性红麻狼疮
膈下逐瘀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健康必读(下旬刊)
月刊
1672-3783
43-1386/R
北京市北三环中路35号100088信箱22分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59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97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