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尾静脉、颈内动脉和大脑立体定位不同途径,联合移植大鼠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到MCAO模型大鼠体内,观察不同移植途径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探讨.方法:造模成功的MCAO40只,完全随机均分为4组,尾静脉PBS对照组(A组),尾静脉途径组(B组),颈内动脉途径组(C组),大脑立体定位移植组(D组).缺血2h后,再灌注24h后,B组、C组及D组将2×106个MSCs和2×106个EPCs分别通过尾静脉、颈内动脉和大脑立体定位途径移植入MCAO大鼠体内.A组做好MCAO后尾静脉注入PBS液.第14d后,分别观察神经行为学评分,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移植14d后观察各组MCAO大鼠行为学评分,D组与各组比较(P<0.05)得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测BDNF、VEGF的表达,各组间BDNF、VEGF表达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BDNF表达最高.结论:1.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和血管内皮祖细胞联合移植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脑内BDNF,VEGF等因子的分泌有关.2.联合移植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修复,大脑立体定位移植途径优于动脉移植和尾静脉移植.
推荐文章
电针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SDF-1和CXCR4表达的影响
电针
脂肪源性干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趋化因子受体
不同来源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损伤
神经干细胞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缺血性脑卒中
干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途径细胞联合移植大鼠脑缺血治疗比较
来源期刊 医学信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祖细胞 脑缺血 立体定向注射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119
页数 分类号 R2
字数 24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1959.2012.03.1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汤永红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 79 275 8.0 13.0
2 张磊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 18 118 8.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祖细胞
脑缺血
立体定向注射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信息
半月刊
1006-1959
61-1278/R
大16开
西安曲江新区雁翔路3001号旺座曲江G座10705号
52-98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691
总下载数(次)
86
总被引数(次)
1398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