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不同杂优群玉米(Zea mays L.)亲本及其杂交种的抗旱性生理性状进行比较,为提高不同杂优模式和优良杂交种的 利用率,提高玉米抗旱性育种的预见性提供参考.[方法]以来源于不同杂优群的10个自交系及其组配的7个杂交种为试材,对各杂优群亲本及其杂交种抗旱性生理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黄C的丙二醛(MDA)含量最高,抗旱性最差,而四平头群的K12表现最好.沈单16(四平头群×PB群)的MDA含量最低,抵抗干旱的能力强于其他品种.旅群或PB群杂交组配的方式不同,后代在同等干旱条件下,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差异显著;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测定和比较,并非所有的杂交种POD活性都表现出杂种优势.[结论]基础种质有存在的必要性,利用新种质改良时应注意组配方式的选择.低Pro和MDA含量的Reid群与POD活性强的旅群自交系组合,强POD活性、低MDA含量的PB群宜作父本,而Pro含量低的PB群宜作母本分别与四平头群和Reid群组配,是F1代抗旱性改良较好的杂优模式.
推荐文章
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灌浆期棒三叶光合特性差异比较分析
玉米
杂交种
棒三叶
杂种优势
光合参数
玉米杂交种新科891及其亲本SSR指纹图谱的构建
玉米
新科891
SSR标记
指纹图谱
真实性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杂优群玉米亲本及其杂交种抗旱生理性状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 抗旱生理性状 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群 杂优模式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农艺·园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10-2013
页数 分类号 S513
字数 27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2.04.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志斌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18 157 9.0 12.0
2 张丹 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15 2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抗旱生理性状
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群
杂优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