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通过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穿刺留置导管,显示病变部位、用导丝先捣碎血栓,然后将溶栓导管置入血栓内,首次剂量溶栓后均保留导管,送回病房,采用微量泵维持溶栓24小时(总剂量控制在剂量尿激酶200~250万单位),同时给予适量肝素静脉滴注(一般先给予负荷剂量2000~5000IU,然后按250IU/Kg剂量每12小时皮下注射一次,调节注射剂量,使注射后6~8小时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达到治疗水平),每2小时查凝血指标,保持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正常的1~1.5倍,防止出血.结果:30例(39条下肢)下肢动脉病变,具有不同程度血栓形成,溶栓成功26例,部分溶开4例,1条胫前动脉溶栓失败,植入支架12例,均为股动脉狭窄,球囊扩张30例,支架植入、球囊扩张术后狭窄段狭窄小于30%.
推荐文章
复方樟柳碱、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眼部缺血性病变
眼部
缺血性病变
复方樟柳碱
葛根素注射液
颅内非缺血性病变的MR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脑肿瘤
感染
2型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病变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
下肢缺血性病变
足溃疡
CT对于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CT
肠壁
缺血性病变
诊断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介入治疗临床价值
来源期刊 医药前沿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DSA 下肢动脉缺血
年,卷(期) 2012,(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
页数 分类号 R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浩 11 62 5.0 7.0
2 孙仁华 5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DSA
下肢动脉缺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药前沿
旬刊
2095-1752
13-1405/R
16开
北京市100026信箱45分箱
18-40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02
总下载数(次)
70
总被引数(次)
6756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