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博物馆是文化再现的场所,通过各种藏品保存个人记忆、文化记忆与社会记忆来唤醒历史,更重要的是把个人的记忆转化为集体的记忆。犹太裔学者V.舒衡哲(V.Schwarcz)在《流离的记忆女神》一文中提出,记忆也是指有系统并经过反省的民族记忆。一个民族的人之所以能和谐共处主要是有共同的记忆,这些记忆构成了他们的民族性,即精神支柱。所以任何民族都会记住自己民族的欢乐与苦难[1]。博物馆的诞生是基于人们对于自身记忆的追溯与整合。庞贝遗址凝固了火山喷发瞬间的人类苦难,广岛博物馆让参观者反思曾经的创伤,奥斯威
推荐文章
体育博物馆建设初探
体育博物馆
建设工程
体育场馆
建设意义
体育工程
博物馆的数字新时代——智慧博物馆
数字博物馆
智慧博物馆
发展概述
意大利博物馆经营模式对我国民办博物馆建设的启示
意大利博物馆
经营模式
民办博物馆
建设客家生态博物馆刍议
客家
文化遗产
生态博物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注重建设具有特殊意义的专题博物馆
来源期刊 苏州文博论丛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记忆 博物馆 文化 民族 犹太裔 个人 民族性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G269.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单霁翔 75 330 12.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记忆
博物馆
文化
民族
犹太裔
个人
民族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苏州文博论丛
年刊
16开
苏州市东北街204号苏州博物馆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