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无机盐工业       
摘要:
以钛白生产副产物七水硫酸亚铁为铁源,工业磷酸二氢铵为磷源,双氧水为氧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粒径和形貌的二水磷酸铁,并以此为前驱体,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了粒径不同的LiFePO4/C正极材料.经过对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二水磷酸铁及LiFePO4/C的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以较细的二水磷酸铁为铁源,制备得到的LiFePO4/C颗粒较细,且具有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0.1、0.5、1、2、5、10C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4、148、144、140、130、120 mA· h/g.
推荐文章
铁位掺杂对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磷酸铁锂
掺杂
电化学性能
磷酸铁前驱体形貌对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磷酸铁锂
磷酸铁
沉淀法
水热法
磷酸铁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磷酸铁锂/石墨烯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倍率性能
循环性能
锡掺杂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水
锡掺杂
磷酸铁锂
充放电
比容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前驱体二水磷酸铁对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无机盐工业 学科
关键词 磷酸铁 磷酸铁锂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电池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2
页数 3页 分类号 TQ131.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恒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7 989 16.0 28.0
2 张军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1 279 10.0 14.0
3 钟本和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40 2598 26.0 38.0
4 王燕 西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4 65 5.0 7.0
5 王巍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0 89 6.0 8.0
6 李建龙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9 90 6.0 7.0
7 高超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3 68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磷酸铁
磷酸铁锂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无机盐工业
月刊
1006-4990
2-1069/TQ
大16开
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三号路85号
1960-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510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11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