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艾叶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了6种采集期不同的艾叶挥发油的含量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6种采集期艾叶中挥发油质量分数分别为0.607%,0.750%,0.953%,0.884%,0.751%,0.680%,鉴定出的化学成分数目依次为29,32,29,27,34和28种,有17种相同的化合物被检出.通过比较艾叶挥发油主要成分,如1,8-桉叶油素、樟脑、龙脑、4-萜烯醇等时发现,6月2日采集的艾叶中的挥发油含量最高,品质最好,6月上旬为艾叶的最佳采收期.
推荐文章
留兰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留兰香
挥发油
气质联用
滨海前胡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滨海前胡
不同部位
挥发油
GC-MS
芹菜籽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芹菜籽
挥发油
GC/MS
水茄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水茄叶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法
气相色谱-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采集期艾叶挥发油含量和化学成分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艾叶 挥发油 GC/MS 化学成分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5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460.7+2|O657.63
字数 271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洪宗国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82 886 17.0 26.0
2 吴焕淦 183 2503 29.0 39.0
3 魏海胜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5 67 3.0 5.0
4 张令令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5 44 4.0 5.0
5 吕丰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5 72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3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53)
二级引证文献  (10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3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9(4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20(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艾叶
挥发油
GC/MS
化学成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2-4321
42-1705/N
大16开
武汉市民院路5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9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101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