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商业信用再分配的基本原理,从金融漏损和信贷歧视的视角系统研究了银行借款与商业信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体制内的国有企业在正规金融市场上获得的银行贷款并未完全转化为产出,其中一部分则是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发生了漏损.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金融漏损效应在盈利能力低的国有企业表现得更明显.而正规金融市场上的信贷配给和所有制歧视迫使民营企业使用了更多的基于隐性契约关系的商业信用.
推荐文章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
商业银行
金融市场
业务发展
商业智能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商业智能
数据仓库
数据集市
数据挖掘
信用风险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探讨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影响
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变革方向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跨界整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融漏损、银行歧视与商业信用
来源期刊 财经论丛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金融漏损 银行歧视 商业信用 非正规转移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91
页数 分类号 F275
字数 541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吉甫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3 665 13.0 2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2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3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融漏损
银行歧视
商业信用
非正规转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月刊
1004-4892
33-1388/F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53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3222
论文1v1指导